不知最近大家有没有被一位名叫“张桂梅”的校长所安利,一位为了孩子的教育几乎付出生命的女校长,当她的事迹被爆出时,无一人不肃然起敬,尤其是在这高考的紧要关头、在某些地区频频被爆出高考被顶替事件之后。这位女校长刷新的大众对教育的认知,对女孩子教育的认知。
在云南丽江,大山深处,有一所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去年这所学校有118人参加高考,一本率40.67%,本科率82.37%,位居全市第一。
这样傲人成绩的背后,很多人根本想不到,这些女孩原本连参加高考的机会都没有。她们大多来自云南省的贫困山区,家里穷,读完初中就得辍学。如果不继续读高中,她们会在父母的安排下,迅速嫁人,生子。一辈子都留在农村,干无穷无尽的农活,余生一眼就望到了头。
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一个名叫张桂梅的女校长,想要拯救这群女孩的人生。张桂梅为她们建起了一所只招女孩的高中。
家长不让女儿读书,张桂梅就挨家挨户敲门。说这是免费的,不收钱,你把孩子交给我,我一定让她考上大学。高中三年,女孩们的生活是以分钟计算的。每天凌晨5点起床,半夜12点才能躺下。3分钟内从教室赶到食堂,10分钟结束午餐。
下课了,没有人追逐打闹,大家都捧着书站在走廊里,朗读课文,墨背单词。所有女孩都留着极短的头发,只为节省洗头、梳头的那半个小时。比起普通孩子,她们的高中生活无比单调,除了上课,就是大量做题。
张桂梅叹气:“大家都说题海战术不好,但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孩子们的基础太弱了,必须要付出更多,才能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华坪女高建校至今,10年的时间里,一共有1645名女孩走进了大学。其中不乏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这样的名校。
她曾多次目睹,班里的女学生们,课上着上着,人就消失了。她去家访,发现高三的女孩被留在家里做农活,反倒是初二的弟弟,被父母送去了县里补习功课。还有的女孩,两天不来上课,老师们去找,发现女孩已被嫁去外地。张桂梅痛心地说:如果女孩子受教育,有文化,她就不会把自己的女儿丢掉。
家里再穷,也会让女儿上学。低素质的母亲养出低素质的女孩,这种恶性循环,才会有停止的那一天。当年一个被妈妈遗弃的女孩,在成为张桂梅的学生后,考入了浙江大学。如今,她在城市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结了婚,也生了一个女儿。
她把女儿教育得很好,打扮得也很漂亮。张桂梅曾问过她,有没有想过再生一个儿子?女孩摇摇头说:“老妈,我没有忘记我这一路是如何走来的。”她们曾经被轻视,被遗弃,连最基本的受教育的权利,都被人无情剥夺。
她们带着改变命运的决心、对张桂梅的感恩,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后,最终走出大山。她们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的大多数女孩子的命运。
当我们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凝视自己被消费主义日渐侵蚀的灵魂时,这样纯粹的信仰的光芒会让我们从大片虚无中找到那种脚踏实地的踏实感。